胶州湾海浪一拍一拍地打着,从未停歇。行走在沙滩上,听着海滩贝壳中传来的回声,嗡嗡作响的吉他颤音伴随着循环的鼓声、甜蜜的调情,它们是遥远回忆中的避风港。
伴随着一间小屋,一部手机,一支鼓棒,靴腿乐队和他们带有“青岛风”的Lo-Fi(低保真)乐曲横空出世。饮下一杯充满麦香的生啤,眼前展开的是少年在炎炎夏日里所经历的悲欢离合。他们踏浪而来,定要在摇滚里留下属于自我的浓墨重彩。
靴腿乐队的作品以粗糙真实的美感为基础,加上丰富的生活与想象,构成热烈且清爽的叙事。
靴腿乐队演唱现场
从《I Feel Good》再回首至《脏短袖》
《I Feel Good》这张专辑不仅是靴腿乐队的处女作,更是永不结束的夏日与随时幻灭的青春载体。
初听里面的七首歌,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慵懒的闲适感。一曲《失去爱情的摩托车手》,其略有起伏的节奏感能把人真正带入夕阳下海边公路的每一次心潮澎湃,霎时一扫内心的郁郁寡欢,迎来春天。不管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困苦与遗憾,骑上摩托车沿着蜿蜒的海边公路,瞭望水天相接与波澜壮阔,生活的希望依然在延续。
作为零散瞬间的聚合,我们可以穿越回《2014》,遇见那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围着丝巾登上《火车》,驶向早已淹没于潮汐的《Summer Ends》。随着瑰色黎明降临,携手共游星空绚烂的《银河公园》,充满着大男孩对青葱岁月的留恋。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当自我在互联网“可遇不可求”,有充分理由愤愤不平,就可以《hate Internet》。
也许我们将这7首歌的歌名结合起来,就能看到一个少年某一夏天成长的剪影,顺着时间顺序。在乐队眼中,《I Feel Good》专辑命名却没有刻意遵循时间原则,不是所谓的循规蹈矩。
2019年,专辑发布之初,乐队并没有做过于乐观的打算,只当是寄托对音乐的爱。从他们“卧室大法”的创作方式就可以看得出来——没有成熟的设备、没有专业的工作室,只是靠着吉他和手机,随性、自由去创作。而专辑一发布,却得到虾米音乐平台的大量热度,许多听众表示“这样的宝藏音乐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乐队意识到,走独立的风格,继续保持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才是自己的特色。
次年,靴腿乐队发表专辑《I don't wanna Been Cool》,很大程度上解决乐队“不专业”的问题。专辑里曲风继续以摇滚朋克、Lo-fi为主,主唱赵弘的嗓音如同风平浪静的海洋,包裹着每位听众,每一句歌词吸引人沉溺,一曲终了,大梦归离,我们从梦中恍然清醒过来,带有长久的回味。自此,靴腿自我创新,让这瓶佳酿在岁月的沉淀里,日益绵柔而悠长,激烈而热血。
而在今年,靴腿乐队推出新单曲《脏短袖》,他们依旧坚持对于“数着漫天繁星的美好夏日”的回忆。“我也不会忘记/即使你已远去”这是他们作为青岛属地乐队,而一直有的,对家乡的执念和爱。歌曲意向即一件短袖,没有过多寓意,曲调温和而忧郁。这是主唱赵弘在创作过程中,乐意与歌迷们分享的东西,简单却不拘一格。
这支乐队经历5年的成长,尽管成员有所变换,不变的是始终在讲述属于自己的浪漫,仰望宇宙,也漂浮于海洋。没有长篇大论抒情与愁苦,更多的是温暖柔情与乐观前行,将平凡人生的美好情感毫不隐藏,以音乐激励着更多人。
靴腿乐队演出现场
独一无二的夏夜与苦涩的幻灭
靴腿乐队应该如何去定义?在这一点上乐队成员们并没有标准答案。
从音乐的角度出发,靴腿的音乐是忧郁而温暖的。
如果将乐队看作一个独立的人,那么他身上总是透露着一种孤傲不群和与众不同,或者说,生来就显得孤独。这不是广义上没有社交、无人理解的‘孤’,靴腿乐队的更强调‘独’。乐队倒是很乐意接受这样的孤独,因为这代表了自己的独一无二,让所有人看到背后的无可替代。
他们虽然来自青岛,却不会专门为了海浪去刻意进行歌曲的创作。周而复始的一年四季,他们没有选择歌颂春暖花开、落叶簌簌或是大雪纷飞,而是关注夏日里难以掩饰的幻灭感。就像学生时期放假的日子,总是还没有体验完快乐就飞驰而过。到如今自己成了社会的魂魄,却很难再找回夏日里那些短暂而美好的无忧无虑,苦涩而又忧郁。
没有人能够彻底定义靴腿乐队。靴腿乐队不需要刻板的定义和标签,只有不停地创新才会有崭新的自我,孤独、温暖、忧郁、蓝色也并不能涵盖所有,否则作品的创作也将很大程度上陷入过度标签化的桎梏。
靴腿乐队的创作中,偶有幻想出的情景,既可以乘着飞船飞向月亮,也可以躺在草地上数星星,这是独属于夏夜的浪漫。乐队大多数的创作则取材现实,来源于生活,终将也会走向生活。它可以是人人口中都能哼唱两句的民谣小调,可以是击打物体的规律节奏,哪怕是语言不通的两个人,也可以通过音乐来互诉衷肠。音乐不分阶层,每个人都可以创作作品,它不拘一格,曲风和演唱不一定要循规蹈矩。
面对可能存在的否定,乐队没有过度在意。就算有刺耳的评价也不会成为阻挡靴腿成长的绊脚石。世界的音乐千千万,每个人的喜好不可能千篇一律。
演出现场
青岛风Lo-Fi
靴腿乐队在音乐的道路上从未止步,作为音乐人,他们希望更多的粉丝能欣赏到自己的“青岛风Lo-Fi”。Lo-Fi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往往会在不合规格的设备上进行创作,嘈杂而混乱。而靴腿的Lo-Fi既保持了原本的一些特征,也有新的变化。
在创作方面,乐队保留嘶嘶作响的噪音背景和Lo-Fi本身的略显粗糙,但他们的演奏技巧并不歪曲,不会听到毫无章法的起起伏伏与不和谐的声音,每一首的歌词没有Lo-Fi刻板印象里的抽象愚钝和不合常理,就像《Summer Ends》里“你在余晖里,甜蜜的吻淹没于潮汐,在流浪的记忆中,午夜的风击碎防波堤。”也许初听时不以为意,但歌词里恋爱无疾而终的遗憾,是青春消失殆尽的无奈,从梦想跌到现实的分界线,有着充满未知到无可改变的已知现实,人的无所适从。此外,总是在歌曲里出现的海浪也是他们来自青岛的证明,乐队歌曲创作的核心因素围绕着“Lo-Fi”,因此被亲切称为“青岛风Lo-Fi”。
音乐作为一种随处可接触的艺术,其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给予人鼓舞与力量。当音乐作为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人才会有不断创作与创新的动力,前行的勇气。
靴腿热爱音乐,默默无闻地在旋律与节奏间深耕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他们坚信凡人羽化成蝶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依然坚持着作品以复古的Lo-Fi为基调,靴腿将它与摇滚和流行乐相结合,让复古岁月在流波中回响。
采访现场
结语
靴腿乐队是追梦人的典范,是Lo-Fi在新时代的再现,是席卷中国摇滚界的一波巨浪,是普通人也能创作出属于自我荣耀的证明。靴腿乐队一直走在创新的路上,音乐创作来自自己的童年生活与年少时期单纯青涩的情感,蕴含年轻的激情与热血,同时不失想象、温暖与忧郁。
五年时间从稚嫩走向成熟,每当回望过去,脑中油然而生的是第一张专辑《I Feel Good》那样的温暖、少年意气与童真,靴腿乐队会一直前行,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good feel”,给我们带来生命里厚积薄发的力量。可能以后有创作困难和瓶颈,在一时拂袖而去或大饮琼浆后,也会找到灵感继续写下去,他们会一直坚持“卧室大法”的创作方式,回忆生活点滴,在写歌的过程里寻找更多生命里的感动,而这就是靴腿乐队不断前行的意义。
撰稿:李奕乐
摄影:张楠
摄像:李冰星
编辑:赵萱竹
靴腿乐队乐队青岛风靴腿音乐发布于:四川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